关羽为何能能如此之快的斩杀华雄,酒还尚温,便已功成。不是因为两人实力差距真的如此之大,只是因为华雄太过骄傲自负,导致大意轻敌,关羽则是全力以赴,出其不意,自然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,轻轻松松的杀了华雄。
一,华雄和关羽的武力差距并不像表现的那么大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关羽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,为蜀汉五虎大将之首,吕布死后,威震华夏几乎无敌手,被后世人尊为武圣,自然是实力极强。
但是华雄也不是一个弱家伙,在董卓的西凉大军中,位列第四大将,要知道西凉第四大将这个名头的含金量可是极高的,毕竟董卓当时是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,麾下也是猛将如云,如吕布、郭汜、李榷、张辽、高顺等当世大将皆在他的账下。
华雄能够在董卓帐下排在吕布、郭汜、李榷三人之后,张辽、高顺等人之前,其实力便可见一斑。毕竟张辽本就是后来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,更是被关羽评价为“武艺不下于自己”的人,也多次有过与顶级猛将交手的战绩。虽然张辽并没有真的像关羽说的那么勇猛,但在武力值上的表现也十分不错,与东吴大将太史慈、甘宁等人大战,都是足足几十回合不分胜负。而华雄在西凉军中的排名比张辽还高,可见其实力不可小觑。
从《三国演义》中对华雄的描写,就可以看出罗贯中同样极为认可华雄的实力
其人身长九尺,虎体狼腰,豹头猿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回: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
身高九尺,虎体,狼腰,豹头,猿臂这是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对华雄外形的描写,明白的人都知道这些个外貌特点,在书中那都是大将的代名词,一旦出现有人长这个样子,那好了,这人绝对是个猛人。
其实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对关羽的外貌也有国特殊描写
身长九尺,髯长二尺;面如重枣,唇若涂脂;丹凤眼,卧蚕眉,相貌堂堂,威风凛凛。——第 一 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
可以看出和华雄共同之处,这两人长相身形都于常人不同,这样的人都是不是凡人。而且单单从书中的外形来看,这两人都是身高九尺,华雄并不比关羽差多少。
而且华雄在和关羽交战之前,他的的战绩足可以用用华丽来形容。
先是杀了十八路诸侯之一济北相鲍信的亲弟弟鲍忠。
再斩杀了江东猛虎孙坚手下最强四大将之一的祖茂。
又斩杀了联盟盟主袁绍的弟弟袁术麾下的骁将俞涉。
后斩杀了十八路诸侯之一太守韩馥手下的上将潘凤。
这四人,在当时可谓是一个名气比一个大,不是什么诸侯的亲弟弟,就是诸侯账下最强的那一类大将,可以他们在华雄的刀下,却如土鸡瓦狗一般,不堪一击,轻而易举就被华雄斩杀了。
先是鲍忠想要抢盟军首功,去进攻华雄,却被华雄直接手起刀落,一刀斩于马下
后是江东四大将程普,韩当,黄盖,祖茂之一的祖茂于林后杀出,挥双刀欲劈华雄;雄大喝一声,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。
再是袁术麾下的骁将俞涉城下出站华雄,与华雄战不三合,被华雄斩了。
又是韩馥帐下吾有上将潘凤,手提大斧上马出战,去不多时,便有飞马来报:“潘凤又被华雄斩了。”
可见华雄的实力确实不同凡响,而且可以发现这些死在华雄倒下的人全都是当时大名鼎鼎之辈。
在十八里诸侯讨伐董卓之时,刘备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(平原令),而关羽和张飞两人更是寂寂无名之辈,只是马弓手而已,连将领官员都算不上,都还只是普通的小兵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:
袁术大喝曰:“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?量一弓手,安敢乱言!与我打出!”袁绍曰:“使一弓手出战,必被华雄所笑。”
当时的关羽几乎是被所以人看不起的,不要说敌对的华雄,就连己方的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,不相信他会赢,甚至担心的不是赢不赢的问题,而是丢不丢人的问题了。试问华雄于又如何会把只是马弓手的关羽放在眼里。
再者,先不说华雄知不知道关羽只是个小兵,就算他不知道有如何?他先前把诸侯的弟弟、大将都杀了一个遍,那些人都是名气很大的存在。古人都相信盛名之下无须假。连那些大名鼎鼎的人都这样简简单单的死在了自己手下,那么连名号都没人知道的关羽,和前面那些人比起来在华雄眼里肯定更加不堪,自然就更加不会把关羽放在眼里了。
因为华雄此前的战绩太辉煌了,已经变的极为骄傲自负。并且在华雄眼里,连之前那些诸侯军中鼎鼎大名的人在自己手里都是土鸡瓦狗,更何况关羽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?那收拾起了不是更加轻轻松松,所以抱着这样心态的华雄肯定没有全力以赴。
而关羽呢?这是他在天下诸侯面前第一次挑战,是一次极好的表现自己实力的机会,在加上对面的华雄确实也不是弱者,他肯定是会直接全力以赴上的。
一个是大意轻敌,十成实力发挥不足一二;一个是全力以赴奋力表现,发挥的甚至不仅是十层实力。就算是两个实力差不多的武将,大意轻敌的那个也有迅速落败,所关羽迅速的斩杀了华雄,实在不足为奇。